一、前言
錨桿靜壓樁作為一種樁基礎施工工藝,是利用原基礎底板或承臺及上部結構傳遞來的重量作為壓樁反力,通過預埋的錨桿,反力架等壓樁設備,將樁段從壓樁孔處壓入地基土中,然后將樁與基礎連接形成整體,使錨桿樁與原建筑基礎共同承擔荷載,提供基礎的承載力,滿足建筑加層后承載力要求。
錨桿靜壓樁多用于粉土、黏土、填土、淤泥質土等地基土的新建或已建多層建筑物、中小型構筑物的地基加固、托換、糾偏工程中。錨桿靜壓樁與其他基礎加固相比具有施工時無震動、無噪音、設備簡單、操作方便、移動靈活、施工面小的特點。利用錨桿靜壓樁的特殊工藝和特點,將其應用到建筑夾層改造中,在東莞地區多個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為建筑加層改造提出了一種更合理、更有效、更經濟的基礎加固方法。
二、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要求
施工流程如下圖
1、鋼管樁制作及接樁
①鋼管采用φ158×8鋼管,每節樁長為150cm或200cm。
②鋼管樁接樁采用鋼管對焊綁焊,鋼管對接處制作成坡口。
2、反力架安裝
反力架安裝要保持垂直,錨桿與反力架必須焊牢固,并滿足反力要求。
3、施壓。
①樁段就位必須保持垂直,使千斤頂與樁段軸線保持在同一垂直線上,不得偏斜。在壓樁時樁頂應墊2cm厚的鋼板。
②采用2倍的單樁承載力設計值即700kN對鋼管樁進行施壓,如鋼管樁在施壓過程中下沉量過大,未能達到設計要求,則應接駁鋼管,將其繼續向下壓進,直至使其達到設計承載力要求為止。
③在壓樁施工過程中,必須認真做好壓樁施工階段的記錄。
4、終樁控制標準
本工程壓樁施工的控制標準應以設計最終樁力和樁頂沉降值來控制,具體操作如下:
① 施工過程中,壓力達到700kN且壓力能保持時,開始進行穩壓。
② 穩壓時間為10分鐘,穩壓壓力為700kN,且穩壓過程中樁頂下沉量不大于2mm,穩壓后即可進行終樁。
③如穩壓過程中樁頂沉降量大于2mm,則繼續進行施壓,直至滿足穩壓條件。
5、封樁
①封樁(樁與基礎連結)是整個壓樁施工中的關鍵工序之一,必須認真進行,把樁孔內的雜物清理干凈,排除積水,清洗孔壁以增加粘結力,新舊界面進行界面處理(如地下水位較高時必須將其降至承臺底)。
②將多余的鋼管樁切除。
③在鋼管樁內和預留孔內一起澆注C30砼,并予以搗實。
三、工程實際
東莞市茶山鎮某廠房加層改造
該廠房為已建二層建筑,建筑面積2000平方,框架結構,基礎形式采用樁基礎。
隨著工廠的發展,現有建筑已不滿足生產需要,廠方采取了加層的方案,增加使用面積。
既有基礎不滿加固后的承載力要求,經專家論證和綜合對比,采用錨桿靜壓樁對進行加固處理。
本工程采用φ158×8鋼管,采用A24錨桿,樁長15-17m,持力層為強風化粉砂泥巖,單樁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為350KN,壓樁力700KN。
承臺開挖后,對承臺增大截面并預留壓樁孔,投入兩臺壓樁架,完成進尺650m,工期十天完成施工任務,施工重點對建筑進行了沉降觀測、對承臺、柱、梁進行檢測,施工中有個別承臺出現了上抬現象,通過調整施工順序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四、結語
對建筑進行加層改造更體能體現節能減排的發展思路,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,改善民生。建筑加層改造由于其特有的條件限制,對基礎處理的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錨桿靜壓樁施工基礎簡單,對施工現場條件要求不高;該工藝無振動、無噪音、無污染;采用靜壓方式成樁,對地下土體擾動及鄰樁影響達到最小程度;成樁過程直觀可控,施工中能即時對樁身承載能力做出靜壓估算。